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萧山申请博士留学(萧山博士后安家费)

发布时间:2024-08-19

萧山居住证积分怎么算

外地人在萧山买房不可以落户,杭州市萧山区的落户是需要达到积分要求才可以落户的。根据《杭州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居住证积分是指通过设置积分指标体系,将《居住证》持有人的个人情况和实际贡献转化为相应的分值。

积分落户按照年度进行,实行总量控制。总量指标由市发改委会同市公安局每年根据杭州市区人口发展状况等综合确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凡持有杭州市区有效《浙江省居住证》,且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非本市市区户籍人员,均可申请积分落户。

杭州萧山积分入学不要积分。根据查询萧山市教育局网站显示:杭州萧山积分入学是没有分数限制的。准备积分落户可以往那个分值上准备,但是积分入学是没有分数限制的,杭州萧山积分入学是根据申请积分入学人的居住证积分由高到低排序,根据学校的名额安排入学。

居住在本市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行政区域内持有《浙江省居住证》的非本市市区户籍人员;总积分达到80分及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及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或活动。

浙大萧山科创中心待遇

好。根据查询小木虫网显示:薪资:浙大萧山科创中心薪资为年薪40万,薪资待遇高。待遇:浙大萧山科创中心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有各项补贴,福利待遇优厚。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年薪包括政府补贴+课题组津贴,合计一般不低于40万/年,特别优秀的面议,并视业绩给予额外的文章奖励。可以非常优惠的价格租住博士后人才公寓。出站后留在科创中心工作的,可享受杭州市、萧山区政府相应人才政策。

平均年薪10万-19万,环境舒适,交通便利,氛围好,前景不错,机会多。

福利待遇好、职业发展机会多。福利待遇好:浙大科创园为博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包括住房、子女教育等福利,减轻博士的生活压力。职业发展机会多:浙大科创园汇聚大批高层次人才和优质企业,博士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有利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有。浙大科创中心的老师想要获得编制需要考试,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编制。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既是一个新型大学校区,又是开放科技园区。

2020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招录高层次人才公告【50人】

招录人才列入事业编制,实行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招录人才为博士研究生的,享受单位正科级待遇;招录人才为硕士研究生的,享受副科级待遇;首次聘用都为3年,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

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省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学科竞赛金牌教练或省教坛新秀荣誉称号,且获得以上荣誉称号后已服务满三年。引进的人才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1975年7月1日后出生),符合我区教育高层次第二层次人才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70年7月1日后出生)。程序 网上报名。

用人单位条件:税务登记注册在萧山区,且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缴入我区金库的各类企业;发证机关为我区区级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等;我区政府2017年以后引进的高校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

萧山区人才分为高层次人才和中级人才,高层次人才包含A、B、C、D、E五类人才,中级人才为F类人才。

侨联会年终工作总结

1、侨联工作总结 篇1 健全网络,组织到位,侨务工作平台建设有新提升 街道和社区分别建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侨务工作宣传服务领导小组。

2、一年来,我们参加区侨联召开工作会议三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侨务工作方针政策,及时落实上级侨务部门会议与全区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明确要求,责任到人。 我区留学生工作中问题和薄弱环节还很多。

3、市侨联出台了《关于建立主席、副主席述职制度的意见》,要求主席、副主席就履行职责及参加侨联活动情况,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独特优势、为侨服务、为湘潭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情况,在本单位开展侨联工作情况,开展参政议政工作情况述职。

杭州博士后人才政策

1、博士后人才政策(一)政策内容: 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 (55周岁以下,不含 55周岁 )学历者,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政策。

2、一)申请人向杭州市和区、县(市)人力社保经办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其中在市属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向市人才服务中心申请,在区、县(市)属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向区、县(市)人力社保经办部门申请;(二)人力社保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完成受理工作。

3、对自主培育高层次人才的,给予个人最高700万元配套奖励,企业最高200万元区政府科学技术奖励。聚焦青年人才。对来我区工作的应届海内外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高18万元的生活补贴。对来余杭做博士后的,给予个人最高30万元生活补贴。对出站来(留)余杭的博士后,给予个人最高190万元综合补助。

4、加强人才激励制度的建立,每三年开展一次市杰出人才和突出贡献引进人才的评定工作,分别给予30万和10万元的资金奖励,每两年一次选拔享受市政策特殊津贴人员,给予每人2万元津贴。同时深化实施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对于不同层次的培养人选,给予三至十三万不等的资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