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此看来, 我国“能耗双控“政策将长期坚持,煤化工企业所盼的是,地方政府在执行这一政策时,切莫采取”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行为,让煤化工企业或转型升级、或有序退出。事实上,今年以来,一些地方推行“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行动,“能耗双控”政策不断趋严加码,煤化工企业很受伤。
中国煤炭工业预计将持续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煤炭行业前景看起来非常广阔。 近年来,煤炭行业的智能化建设加速,特别是山西和内蒙古等地,持续推动煤炭的智能化开采。 根据2021年的数据,全国已经建立了8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实现了从薄煤层到特厚煤层的各种开采类型的智能化覆盖。
煤炭行业的利好还受到全球经济形势、能源政策、市场需求和产能布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全球经济稳定和能源需求增长的背景下,煤炭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其地位不容忽视。此外,煤炭行业的整合和转型升级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煤炭行业在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营风险:煤炭行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行业竞争、生产成本上升、人力资源短缺等方面。行业内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价格战,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煤炭开采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上升也会增加经营风险。此外,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和应对也是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之一。
近两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煤炭消费减量,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煤炭行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也给煤炭行业带来转型升级的机遇。
一是提升以智能化为支撑的煤炭柔性生产供给保障能力。煤矿智能化是新时期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智能化煤矿,发展以煤矿智能化支撑的柔性生产供给体系,实现新时期、新煤炭、新格局高质量发展目标。要将研发重点放到核心基础零部件、工艺和材料方面。二是降低煤炭开发利用能源消耗强度。
一方面是不断寻求煤炭的替代品,利用更加清洁的能源,另一方面传统的石化工、煤化工技术在双碳目标的倒逼之下,也可能迎来先进技术,从而提高利用率,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虽然短期内煤炭还是无法被取代,但从目前的煤炭相关概念股的情况来看,在多种影响因素下,正在持续走弱。
智能化、“绿色低碳”转型,优质产能释放 从我国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文献数量来看,智能化占比超过1/3,且随着政策的重视程度提高,各大生产地均在布局智能化工作面。
选对产业是方向 双碳背景下,环保产业、智能制造、高新制造为代表的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低洼及最热门产业,国家为进一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将陆续出台一系列金融、扶持、奖励等政策用于鼓励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整体推动其他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
关于职业教育中的煤炭类专业,许多人质疑在“双碳”背景下其前景。然而,煤炭行业并非如想象中那样衰退,反而有院士专家指出,它是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强调,尽管煤炭消费占比下降,但短期内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煤炭行业仍有科技创新和清洁利用的发展空间。